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隨著科技持續發展,現代食品越發精緻化,在層層的加工過程容易讓食材中的膳食纖維流失。也因此吃多了精緻加工品的現代人,普遍都會有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的問題。參考衛福部台北醫院建議19歲以上成人每日攝取20-35公克的膳食纖維,膳食纖維除了可促進腸道蠕動外,在幫助維持健康與消化道機能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往往大家都習慣透過蔬菜與水果類來補充膳食纖維,但卻忽略了每日吃最多的主食類所含的膳食纖維量,今天宴麥編就透過這個視角,與各位分享如何更聰明有效的補充每日膳食纖維所需。
首先我們來看看各種主食類的膳食纖維含量,參考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,每100克燕麥就含有高達 8.5g 的膳食纖維,相比之下,同樣重量白麵條含量為1.6g、吐司則是3g,而台灣人最主要的主食白飯僅有0.6g,這差距之大或許在一兩餐不會有什麼影響,但長時間下來就有著非常大的落差,可以說全穀燕麥就是主食類補充膳食纖維的超級食材。
我們再來換個類別與蔬菜水果相比,像是上班族中午常吃的高麗菜每100g膳食纖維含量僅有1.1g,大家便利商店中最常買的蘋果和香蕉分別約為1.3克和1.7克,由此可知燕麥的膳食纖維含量依然突出。
膳食纖維與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及脂肪等基本營養成分不同,是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的,那為什麼上至衛福部下至網路上各種健康資訊,都在傳達人體需要補充膳食纖維的資訊呢?這是因為膳食纖維對維持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,最常見的包括以下幾點:
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,有助於排便減少便秘風險,同時膳食纖維也是腸道益生菌最喜歡的食物之一,因此有助於維持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健康。
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減緩或減少食物中醣類的消化和吸收,有助於減緩餐後血糖的劇烈波動。
膳食纖維能有效增加飽足感,也能減緩血糖波動,延緩飢餓感的產生,進而控制每日飲食的攝取量,達到飲食控制的目的。
本身具有高度親水性,通常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,口感上大多較為濕滑,吃起來會有黏黏、軟軟、稠稠的感覺,例如:木瓜、香蕉、木耳或燕麥這類,其次水溶性纖維可再細分為高黏度與低黏度,其中燕麥所含的獨特「β-葡聚醣」、洋車前子或果膠...等,屬於高黏度可溶性纖維,所以像燕麥片泡到牛奶或是接觸口水後,會很快速呈現稠稠黏黏的樣子,另外像菊苣纖維則為低黏度可溶性纖維,此類纖維是非常優質的益生元,為腸道益生菌的食物。
此類則相反,本身不溶於水且不具有黏性,如纖維素、半纖維素和木質素。非水溶性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,通場吃起來口感都帶有粗糙感,以全榖類及蔬菜居多,像果皮、種皮或全穀類麩皮,就含有較多的非水溶性纖維。也因為此類膳食纖維本身不溶於水且質地較粗糙,能機械性刺激腸黏膜,促使腸道分泌水和與粘液,讓糞便更容易通過,除此之外此類纖維也可以增加糞便體積,亦具有助於糞便排出的效果,像是保留麩皮的全穀燕麥就是很好的來源。
全穀燕麥-膳食纖維的寶庫
全穀燕麥中,最受推崇的成分就是前段有提到的「β-葡聚醣」,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出版的「植物為主飲食手冊」,這種獨特的可溶性膳食纖維,當吸收了水分後,能在腸道內形成凝膠狀物質,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吸收,,除此之外燕麥亦含有大量的非水溶性纖維,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使糞便比較柔軟而易於排出。
當然燕麥的好,不僅僅是豐富的膳食纖維,想更全方面了解燕麥對身體的好處,可以參考宴麥編先前分享的文章
「早餐或零食為何首推燕麥?一篇文章帶你徹底了解」>>點我閱讀
同樣是燕麥,是不是「全穀」其實差很多
市面上燕麥的相關產品種類非常多,但其實燕麥的類型會讓膳食纖維在含量上有非常明顯差異
| 全穀燕麥 | 即食燕麥 |
加工程度 | 最低,僅去除外殼 | 較高,可能經過蒸煮或壓碎 |
調理時間 | 最少需熬煮30分鐘 | 加入熱水即可食用 |
膳食纖維 | 高 | 偏低 |
飽足感 | 長且持久 | 短且易餓 |
營養保留 | 最完整 | 流失部分關鍵營養 |
像鋼切燕麥或烘焙燕麥這類產品,通常在製作過程中都保留了完整的胚芽與麩皮,加工工序少,也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最高。
像沖泡燕麥這類即食燕麥,為了要減少調理時間,通常都會經過較多加工流程,因此會導致部分膳食纖維流失,整體營養價值相對較低。
因此站在補充膳食纖維的角度,宴麥編推薦大家選擇加工較少的全穀燕麥或鋼切燕麥產品。
想了解更完整的全穀燕麥介紹可以參考
「全穀燕麥好在哪?麩皮與胚芽保留才營養~」>>點我閱讀
想補充膳食,就要這樣吃燕麥
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但假如不知道怎麼吃也是白搭,不同文化的飲食習慣各有特色,因此與各位推薦下面幾種較符合台灣飲食習慣的吃法:
這應該是最常見的吃法,將傳統的麥片替換成全穀燕麥片或烤燕麥,加入牛奶或豆漿,還可以額外添加堅果、水果營養又美味,最適合當做早餐,不過就是配料較多不好準備,怕麻煩的話推薦您選擇像宴麥森林的「堅果多 燕麥穀片」每袋除了全穀燕麥外還包含六種不同的堅果穀籽,一袋就能補充膳食纖維、堅果油脂及多種人體所需營養素。
與燕麥片配牛奶/豆漿吃法剛好相反,隔夜燕麥是前一晚將燕麥穀片與優格或牛奶/豆漿與配料,放入容器中於冰箱靜置一夜隔天早上再吃,因為提前浸泡燕麥穀片會充分吸收水分,口感會有更豐富的變化,燕麥與配料的風味也會更有層次,宴麥森林的「脆米花 燕麥穀片」就是做隔夜燕麥很好的選擇,黑醋栗蔓越莓與法式巧克力兩款口味,分別使用了綜合莓果汁及進口可可粉,與優格或牛奶/豆漿一起冷藏一晚後,會將風味均勻的沁入使整體風味圓潤豐富。
上班族午餐吃外食,最容易缺少膳食纖維,網路上許多營養師會推薦便利商店的生菜沙拉, 推薦大家可以將烤燕麥穀片撒在上面,除了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外,烘烤燕麥還能增添酥脆口感與其他營養。
上班族或是學生很容易碰到三餐吃外食的狀況,而這類快餐的特徵往往是高碳水、高油及少膳食纖維,就算多加一盤青菜其實也幫助不大,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正餐之間的點心多補充膳食纖維,以宴麥森林的「高纖脆燕麥棒」全口味平均每100g 就含 7.6g 膳食纖維,每100g 還能額外補充10g 的蛋白質。
均衡飲食,從全穀燕麥開始
透過前述宴麥編的分享,大家應該可以清楚了解,燕麥在日常飲食上補充膳食纖維的價值。但宴麥編還是要提醒大家,健康的飲食必須建立在均衡的基礎上,日常飲食中除了盡量多補充不同蔬果、豆類及堅果外,蛋白質也千萬不能落下,而燕麥就包含了豐富的蛋白質、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合物等人體所需營養,能更有效的確保營養均衡全面。
吃燕麥這樣剛好!高膳食纖維不挨餓,減肥期也不怕熱量破表 >>點我閱讀
cereal vs. granola 早餐麥片百百種,營養師建議早餐就吃這一種! >>點我閱讀
萬洺碩。「高纖大燕麥片對於調節血脂之功能評估」。碩士論文,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,2021。